洞穴景观开发设计技术要点

日期:2021-05-04 | 人气:

(一)游洞入口与游线开辟


选好洞口位置洞口一般要有两个,通常一口进,另一口出,洞口的选择要考虑:


①天然洞口的位置,有的溶洞有天然洞口,尽可能利用;


②交通条件,便于游客游览及上下车;


③工程地质条件,有的溶洞需要人工开凿洞口时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


④通风条件,若洞口设在不同的高程则较利于自然通风。


游览路线的科学设计是喀斯特洞穴开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路线的设计将依洞穴空间结构划分的景区和以洞穴景观特征设计的景点串联起来,将洞内景观全面、系统、有层次、多方位地展示在游人面前。游览路线不重复和进出口分开,是对游览洞穴的基本要求。

武汉黄石阳新千年开发历史古洞凤栖洞溶洞灯光开发设计(图5)


(二)灯光设计


洞穴景观主要依靠人工光源(灯光)照射进行观赏,因此喀斯特旅游洞穴的灯光设计及布置效果是其开发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1)灯光照度的选择


目前,我国对旅游洞穴的灯光照明(如饰景照明、游道照明、显示照明、应急照明等)未建立照度标准,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也没有提供推荐值。学者研究认为,旅游洞穴照明的设计应以低照度和中等照度为主的设计方案,尽量少用高照度。参照有关资料以及为全国诸多洞穴进行灯光设计和最终效果评定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洞穴灯光照度推荐值为:饰景照明:10~20Lx;重要景观:≥50Lx;游道照明:2~5Lx;显示照明:5Lx。


(2)色调的确定


光色的舒适感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兴趣和景物的观赏价值。如大红大绿的光色不但舒适感不好,而且使景物失去原有的本色,观赏价值降低。为此,洞穴灯光的设计要结合人类长期以来对光源的光色的偏好及洞穴的特点布置光源。


(3)现代技术的应用


目前,很多旅游洞穴的主要光源几乎都是采用第一、二代光源,灯具十分简陋。光源的控制是以继电器、接触器式的传统控制方式为主,功能单一、维护困难,且安全性低、可靠性差、抗干扰能力弱。近年来,现代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在洞穴的灯光开发中得到了应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对灯光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洞穴灯光的科学管理。如PLC(可编程控制器)可以用于旅游洞穴的设计和应用;并且,该技术应用于重庆芙蓉洞、河南鸡冠洞、广西丰鱼岩等多个旅游洞穴的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基础设施设计


1、游览指示牌


为提高导游的科学水平、适应不同文化层次游客的需要,冠岩洞内还设计配置有科学导游设施。此类设施的布置有两个目的,一是宣传和普及洞穴科学基本知识,二是展示洞内重要沉积景观。冠岩的科学导游设施可分为灯牌和灯箱两大类型。灯牌有三个主要用途,一是指路和指示景名,布置在岔路口和相应景物旁;二是介绍洞穴各种类型次生化学沉积物的科学名称,如石钟乳、石笋等,用中、英文表示,立于所指示对象旁侧;三是指示钟乳石类年代样采样位置和展示相关测试数据。灯箱的用途是向游客介绍洞内的重要景观,其展示内容由大幅照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


2、供电设施


选好供电电源:溶洞内的照明是必需要考虑的,可以用220伏特的交流电,也可以用经整流后的直流电。为防止停电,可以用二条线路供电;也可以用一条线路供电,但要有一台备用发电机;同时要准备一些应急灯。若洞内需要排水,还要准备三相电。


3、排水系统


通常洞内不需供水,但应考虑工作人员和游客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若洞内地下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也可直接用作饮用水水源。有的溶洞常年有流水,有的溶洞季节性有流水,要对流水的特点,流量和流速进行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排,防止大水时淹洞,危及游客的安全当枯水季节或地下水量较少时,也可人工构筑一些工程.截留一些地下水洞内有水流,水下布一些彩灯,可以增加一些情趣。有的溶洞水域面积比较大,水也比较深,可以用游船载客游览。对比较窄的和水位经常变化的水流,可以构筑一些造型别致的小桥,以便游客通行。

武汉黄石阳新千年开发历史古洞凤栖洞溶洞灯光开发设计(图29)


(四)安全防护设计——以氡防护为例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氡及其子体通过呼吸等方式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产生内辐射。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氡子体可以诱发肺癌,并且氡对肺癌的危险性比烟草还要高。近年来发现,人体如长期受氡的电离辐射,氡及其子体还能诱发白血病、胃癌、皮肤癌等(张林,李亚丽.地下建筑物内氡的控制[J].中国辐射卫生,1999,8(3):151-154)。


由于溶洞所处的地质环境特殊,易发生氡及其子体的富集,尤其在周围岩石或土壤铀、镭等放射性元素含量高、洞内通风不畅的溶洞,浓度更高。如1995年,研究者对贵州省开发的20多处旅游溶洞进行氡浓度的调查,大部分溶洞的氡浓度较高。尤其是洞体长、仅有一个洞口的溶洞(如织金洞、将军洞等),浓度最高,平均值达1515.0Bq/m,已经超出国家规定的普通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氡容量的最大浓度容许值1100Bq/m。


旅游溶洞中氡浓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质因素和溶洞的特征(包括溶洞的大小、类型、深度和通风条件等)和观测时间。因此,可以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溶洞氡浓度的监测。在溶洞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中,应把溶洞中氡浓度作为评价和规划指标,根据浓度的大小,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同时,建立对从业人员定期体检和健康档案制度,以保证从业人员和游客的健康。


第二,机器及材料防护。据研究,在洞穴通风不畅、体积不大 、浓度特高的地方,可以使 用Turbo一88R净化器采用静电集尘技术,能降低氡浓度80%左右。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利用防氡性能好的复合沙浆、涂料和油漆等处理放射性强的溶洞表面,防止氡气析出,减少氡的来源,也是氡辐射防护一种很效的方法。


第三,改善洞内的通风条件。多数溶洞氡及其子体浓度过高主要是由于通风不畅所致。对洞口——少尤其是只有一个洞口的通道式溶洞,应利用各种勘察手段,寻找新的洞口。对洞体长、埋深大的溶洞,应增加通风设备,以降低氡的浓度。研究表明,机械通风可使氡浓度下降25%~75%。


第四,合理安排洞穴的开放、工作时间。通过时间调控,尽可能避免在高浓度地区长时间滞留。